该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完整液体制冷系统的节流控制装置,其包括一组主端口板,其还包括辅助端口板组和电磁阀。组辅助端口板和电磁阀串联连接以形成二次流动通道以及二次循环。道连接到主孔板组。该溶液中,辅助孔板和电磁阀组成的组被串联连接以形成二次流路,主孔板的流量为60〜70%的全负荷流速和流速辅助流动通道在满载时流量的30%至40%。装置负载低时,电磁阀和辅助端口板关闭。
解决了在不同负载条件下限制单元操作的问题。
[关键词]全流程制冷系统节流控制装置中图分类号:TU831.4文献标识码:A产品货号:1009-914X(2014)18-0097-01前言全液冷却器传统干燥与冷水机组相比,能效率大大提高,在相同冷负荷下运行成本显着降低,运行稳定可靠,因此越来越多深受客户青睐。常用于全液冷却器的节流控制装置主要包括电子膨胀阀和节流孔的节流。子膨胀阀在调节方面准确可靠,但成本高,控制系统比较复杂,隔膜简单,调节方便,成本低。
而,单孔口节流装置的流量控制能力是有限的,整体调节范围约为20%。是,该装置的实际运行往往处于可变运行状态和负载,负载变化通常超过30%,并且从低负载到高负载(负载变化范围大于30%),由于制冷剂,蒸发器的充电需求增加。量流量增加,蒸发器的实际液体储存容量低于蒸发器在短时间内所需的液体量,吸入过热度增加,冷却能力降低,制冷系数降低,制冷装置的能耗增加;当负载由低负载(变化大于30%)代替时,蒸发器的负载需求减少。于制冷剂质量流量的降低,蒸发器的实际液体存储容量大于蒸发器在短时间内充电所需的液体量。体过热减少,导致湿压缩,可能损坏压缩机。
术方案鉴于上述问题,目前的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种用于完整液体制冷系统的节流控制装置,与电子膨胀阀相比价格低廉,并且可以解决不同装置的操作问题。载和不同压差条件的高低。达到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如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完整液体制冷系统的节流控制装置,包括一组主孔板,也包括一个主孔板。
助孔板组,电磁阀和一组辅助孔板。与电磁阀串联连接之后,形成二级流动通道,并且二级流动通道连接到主孔板组。孔板组包括孔板座,并且至少两个孔板设置在孔板座中,并且孔板的通孔的直径靠近入口位置。板座位于靠近座位出口位置的孔板通孔的直径。
助孔板组包括孔板座,并且至少两个孔板设置在孔板座中,孔板的通孔的直径靠近孔板座的入口位置。板座大于孔板通孔的直径靠近阀座的出口位置。
外,在主孔板组的板座和辅助孔板组中设置至少两个孔板,从而实现孔板组中的二次收缩。气门控制装置更稳定。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完整液体制冷系统的节流控制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2是一组主孔板和一组子孔板的示意性结构图。3和4是显示孔板结构的示意图。图中:主孔板组1,辅助孔板组2,电磁阀3,4孔板座,5孔板,6孔孔。体地,如图1所示,用于完整液体制冷系统的节流控制装置包括一组主孔板1,一组辅助孔板2和电磁阀3,以及该组板具有辅助端口2和电磁阀3串联连接。成二次流动通道,并且二次流动通道连接到主孔板组1。照图2,主孔板组1包括孔板支撑件4,并且至少两个孔板5设置在孔板支架4中。
3是孔板图4是靠近孔板支架4的入口位置的图。4是孔板支架4的出口位置附近的孔板5.孔板的通孔6的直径孔板支撑件4的入口位置附近的孔5大于孔板的孔5。座椅4的出口处的孔板5的通孔6具有直径。助端口板组2的结构与主端口板组2的结构相同,辅助端口板组2包括端口板座4和至少两个端口板。5所示的孔板4设置在孔板座4中,并且孔口靠近孔板支架4的入口位置。5的通孔6的直径大于孔的直径通过孔板5靠近孔板支撑件4的出口位置。
制冷单元在启动和70%负载之间运行时,电磁阀3断电,辅助孔板2不产生节流效果,并且仅主孔板组1被节流并且单元的制冷剂流速低。装置的负载从75%加载到100%时,电磁阀3通电打开,辅助端口板2组被节流并且单元的冷却剂流量大。
复该循环。单元的高压差和低压差发生变化时,将调节辅助端口打开或关闭的负载比例。论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大提高了在线冷却器和传统干冷器的能效比,在相同的冷负荷下运行成本大大降低,运行稳定可靠。时,该图采用孔板和电磁阀对系统进行节流,小型冷库与电子膨胀阀相比,节流控制系统相对简单,成本较低且经济性要求较高。量也实现了。考文献[1]制冷与工程技术应用,作者:卢士勋,上海交通大学杨万峰出版社,第1版(2010年3月1日)[2]机械设计手册,作者:贡献给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08出版)。
本文转载自
小型冷库www.iceage-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