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库中额外的处理都得遵守FIFO原则。事实上,对于成吨级的堆放操作,这可能既不经济也不实际。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对冷库在某时间进行彻底的检查或对某个大客户的正在周转的货物进行检查以及对手工装载的货物进行精确的检查是完全不可能的。如客户会要求在特定的时间进行检查(例如在年底),而且这种服务大多要求免费。但仍应对每排货盘进行实际贮量的检查,把结果与货盘定位系统作比较,同时对库存记录和定位系统进行定期检查,以确定它们是否一致。
有效的库存控制不仅需要准确而且要及时。但对于现代化的冷库操作要求而言,在实际操作前几天100%准确的库存记录是不可能的。
现在的库存记录都是计算机控制,因此如果数据不能快速准确地输入,则其好处也无法充分体现。同样重要的是,进人库存系统的人员必须了解一些冷库操作的相关知识,以免造成计算机记录错误。
生鲜食品配送所需的销售用库
在许多方面,销售用库的外观建造与长期冷库相同,但其内部安排却大不相同,反映了销售用库对方便取货和更高流通量的需求。
销售用库的概念来自二战前英国为销售鱼和冰淇淋而建造的冷库。在海上将鱼内脏取出、同冰一起装箱,并在冰中保持直到鱼贩接手为止。从主要港口输出的鱼在公路或铁路运输前后可能在码头的冷却库或隔热集装箱中已贮藏了一段时间,但如果需要可以重新加冰。客户们已习惯买那种放两周冰的鱼,只有较小的渔港才有真正的新鲜鱼供应。冰淇淋制成后直接通过隔热容器运输至当地的小商店里出售。生产点和销售点也常采用同样方式。
从消费者角度来说,生鲜食品业的发展离不开家用冰箱的发展。价廉、功能齐全的家用冰箱的普及,引起了近20年来零售领域的革命。
从工厂生产的角度来说,生鲜食品和冷冻食品业得到迅速的成长利益于销售用冷库的大规模普及和应用。工厂中出来的货物在库中可堆积成3个货盘高或放人搁架,同时能在低温下操作的电动叉车又满足冷库操作的需要。
随着超市及网购在欧美及世界各地的快速发展,销售用库的作用日益重要。把货及时交到超市和网购客户手中的压力导致销售用库的进出库更为频繁。
配送需求的发展趋势
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配送业满足于跟着“下推式”供应链(生产导向型),也就是仅满足于冷库的高利用率和较低的操作费用。而在20世纪90年代已开始表现出食品销售系统受市场支配,也就是出现了“上拉式”供应链(消费导向型)。
现在的配送设计和操作必须满足不断增长的“上拉式”供应链的需要,新的商业模式要求控制供应链管理和服务。因此,对及时配送系统的需求日益增长。这种系统涉及高效、灵活的处理能力,较快的存货流通,个别货盘的优先进出库,冷库建造快捷的信息流和持续的高水平服务。
现今零售商对搬运存货的费用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并用这些信息来改进供应链,决定库存物由谁何吋送到何地。商业变化支配了生鲜食品供应链的设计和服务方式(销售配送中心经常是以这种方式建成)。这些模式在满足商业需要上显然比信息和其他技术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
许多生鲜食品的大生产商已经从室内销售配送转移到专业销售公司那里寻求承包服务。零售商们因此变成了销售行业的主要力量,控制市场主要份额的实力较强的零售商们已经拥有自己的销售中心,以配送自己的超市连锁店。
从以制造商为基础的销售过渡到代表零售商的专家管理销售这一过程是费时费钱的。曾经有一段时间,一些制造商希望自己来实施这一过程,但事实证明其缺乏竞争力。在某些情况下,一些销售网络被迫分成独立的公司,这些公司现在已成为零售供应商。
销售模式的总体改变是因为零售商群体的增加,零售商们基本控制了销售市场,但可以说,这实际上是一种市场需求。否则,来自不同供应商的品种繁多的小批量货物在每个超市的小型周转仓库将引起堵塞现象。
由于大型销售公司的出现,生鲜食品销售有了新的发展。这些公司能够对批发销售中心和物流(代表大零售公司的运输车队)进行投资,从而成为新兴的主导力量。
大型零售公司的成功取决于位于城镇边缘的大型超市以及分布合理的配送库。这些超市通常坐落在市镇的边缘,并配有大型停车场,目的在于车主们可一次停车就能购完所需的物品。这些自驾车购物的消费者在大型超市消费者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在许多情况下,提供免费公共汽车服务也会增大销售区域,超市位于市镇外也使货物运送变得更容易,避免了大型运输工具从配送中心进人市中心的过程中交通拥挤的问题。
配送库通常坐落在大城市附近,有良好的主干道和机动车道,还有一些为多用户服务的设施。这些设施通常由给零售商提供货物的承包人供给,制造商们也常常愿意提供这些设施。
由批发商提供的生鲜食品数量不断上升。顾客范围从旅馆、饭店到小型的自选商店。这种业务有一个特征,即有限量货物的快速流通。批发商的冷藏室用作运输周转库而不是传统的冷库。特许权作为一种补充贸易的方式重新出现在冰淇淋行业。伴随着超市业务的增加,为零售顾客(而非上面提到的特权专卖商和批发商)准备的个人小订单不断下降,所有生鲜食品的运输现在都采用箱装和货盘装。
地区批发中心(为某一特定地区的零售商提供货物)的另一个变化是多种温度混合型库的发展。这意味着冷冻、冷藏和常温货物(或三类中的两种)可以放在同一场所进行配送。通常情况下由带多温度车厢的车辆来完成配送。一些批发商和特许提供商也以较小的规模进行着同样的操作。即不在一种温度下控制货物,而是冷藏和常温生鲜食品放在隔开的具有不同温度的库房里,不同种类的生鲜食品放在库里不同的地方。这样,人们便可以挑选定单货物,并采用带多种温度车厢的车辆装货。
近年来,最显著的进展可能是整个库存控制和订货系统的计算机化。传统的纸笔记录很大程度上将迅速成为历史。对每种产品均使用条型编码的电子销售点系统,这意味着超市顾客结账和通过地区批发中心订货都会更加迅速可靠,甚至可及时联系生产商迅速填补超市空货架,以及开展其他订送货业务。
条形码阅读机取代了人工存货检查和存货卡。电脑可以处理所有的细节,包括订货出库、向配送公司运货、发票登记、存货控制和更新,以及冷库内存货周转(包括存货的进出库和以订单为基础的运输计划)。
大公司的订货过程常常统一处理,以便在给出需要配送的信息的同时也给出销售信息。库存短缺和过量都很容易确认,进而启用备用库来解决。
销售和存货控制的反应速度对销售商获利很重要。24h内的订货运送是可行的,只花几天的时间,冷库就能操纵数百条流通线,这意味着冷库空间得到较好利用,库存费用降到最低。批发中心不再是一个仓库而是连接生产商和顾客的纽带。
本文转载自
冷库建造www.iceage-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