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中,为真空介电常数,为8.85xl(T12F/m;<为相对介电常数;<为相对介电损耗系数。一般情况下所测得的是相对介电常数和相对介电损耗系数,下面所提相对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系数就简称为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系数。
采用美国材料测试协会所采用的谐振腔微扰法。测试系统如实际所示,由AgilentE8362B矢量网络分析仪和矩形波导谐振腔组成。谐振腔选用WR430型波导,工作模式为TE105,工作频率为2145MHz。测定原理为有耗介质的介电常数实部引起谐振频率的偏移,虚部引起品质因数的改变。在试验中,各样品置于恒温箱中恒温后,依次放入谐振腔,先放人空玻管(内径3mm)再放人盛有各种样品的玻管,网络分析仪扫频从2.25GHz-2.55GHz,记录各情况下腔的谐振频率及S21参数。每种样品三次取样重复测量,最后结果取平均值。
传送线
实际介电特性测试简图
姻网络分析仪録
结果代人式(7-51)、式(7-52),可计算介电常数实部和虚部值。
£r_2f,K
K为谐振380mm3;
式中,/为加载空玻管谐振频率;乂为加载空玻管和物料的谐振频率;腔体积,Vc=108.2x54.6x366.7=2166360.92mm3;为样品体积为加载空玻管后品质因素,仏=77_一V,为谐振点衰减下降3dB处的频率;k=^(S21,-S21,),S21,为加载空玻管的传输系数,S21,为加载样品的传输系数。
纳米碳酸钙的制备过程对反应条件要求较为严格,尤其要注意控制二氧化碳的流量。这是因为二氧化碳流量的增加使反应速率加快,液相中瞬间产生大量的晶核,使生成的碳酸钙过饱和度增加,得到的碳酸钙微晶变小。而反应时间的缩短又会使碳酸钙微晶在液相中的生长时间相应缩短,这也使最终的产品粒径细化。然而当二氧化碳流量增加到一定值时,反应速率增大,非晶态碳酸钙粒子成相和转变的平衡被打破,非晶态碳酸钙粒子过饱和度变小,转变速率加快,反应产生的大量晶核在瞬间碰撞的概率大大增加,晶粒加速长大,最终得到的碳酸钙晶体也变大。
实际所示为碳酸钙的粒度分布图,本方法制备的碳酸钙最低平均粒度可达30nm。为研究其介电特性,水果冷库对不同粒度的碳酸钙粉进行了介电特性试验,结果如实际和实际所示。如实际所示,在20T下,随着粉体粒度的降低,其介电常数变化并不明显,但其介电损耗系数在粒度低于200nm后却增长较快。这一特性也和一些相关报道相吻合,材料在纳米化后介电损耗值可能会有较大变化,主要因为纳米化后其孔隙率大为降低,从而介电损耗系数增加。这一特性对于微波加热是有利的,因为较高的介电损耗系数有利于吸收更多的微波能。这也为改善海参在微波冷冻干燥过程中的微波吸收能力提供了可能,因为不同材料的介电特性具有一定的叠加性。
%/砗拉
实际纳米碳酸钙的粒度图
粒度/|xm
实际粒度对碳酸钙粉介电特性的影响
-15-520305080
温度/t:
实际温度对碳酸钙粉介电特性的影响
本文转载自
水果冷库www.iceage-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