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实施进度计划安排。项目规划和勘察设计时间与进度,设备制造时间与进度,工程施工和设备安装时间与进度。营业或使用准备时间,正式营业或交付使用期,整个项目实施的总进度计划的方案选择,附横道图和网络图。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投资总额包括主体工程、配套附属设施的投资。建设期应计贷款利息、设备器材投资、市政工程和资源费用;土地购置费、居民搬迁费、青苗补偿费、家具费、职工培训费、勘察设计费、工程监理费、咨询费,以及建设单位管理费等其他费用在内的全部工程建设支出的总金额。流动资金的估算,并附总投资估算表和主要设备材料表。
财务评价。首先估算项目全年的會业支出、营业收人、毛利润和净利润的测算,确定全年职工工资、福利、流动资金利息、固定资产折旧和其他费用的计算标准,列出营业综合收支表、利润表或纯收人表、现金流量表,附计算数据。测算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指标,进行项目评价,进行项目不确定性分析。在项目评价时,考虑与类似规模的工程项目进行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的比较,以衡量项目投资的实际效果。
综合评价与结论建议。对拟建项目的各种建设方案采用多目标的决策方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与方案选择,推荐一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从技术、财务、经济、环境和社会等方面阐述项目投资的可行性,提出存在问题和改进意见。最后对项目投资决策提供结论性意见和建议,以便投资单位进行投资决策时有科学合理地选择依据。
综上所述,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三大部分:一是项目的社会调查、市场调査和需求预测,这是项目成立与否的重要依据和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前提。项目的建设规模和各项效益均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先决条件。社会和市场调查与需求预测的主要任务是证明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二是建设条件和技术方案,从资源投入、建设地点选择、工程设计和设备选型、环境保护以及组织机构、劳动定员等问题人手,这些都是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条件和技术基础,它决定了建设项目在技术上的可行性。第三是经济效果的分析与评价。包括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营业成本与收人、盈利指标或社会经济效益指标等测算和分析评价。这项工作贯穿于整个可行性研究的全过程,也反映了项目研究的最终成果,其最终目的是确定建设项目是否接收和推荐最佳投资方案,这对决定项目投资命运十分关键,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部分,并可论证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
可行性研究就是从这三个方面对建设项目进行研究优化,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食品生产企业厂址的选择
食品生产企业的建设与当地资源、交通运输、农业发展有密切的关系,其地理位置的选择将直接影响到基建进度、投资费用及建成投产后的生产条件和经济效果,同时,对产品质量和卫生条件,对职工的劳动环境等也影响极大。
食品生产企业厂址选择的要求
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的健康,食品生产企业不得在繁华的闹市区、居民集中居住区、名胜古迹旅游点和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地方筹建。因为食品生产加工散发的不良气味、下脚料容易孳生大量蚊蝇,对周边环境构成污染。食品生产企业一般倾向于设在原料产地附近的大中城市郊区,这不仅可获得足够数量和质量新鲜的原料,并利于加强企业对农村生产的指导和联系,而且还便于辅助材料和包装材料的获得,利于产品的销售,减少运输费用。
食品生产企业应远离住宅区、学校、医院、水源及其他公共场所,距离这些地方至少500m以上。应尽量避免位于居民区的上游和上风向,以免污染和被污染;所选区域地下水位不得近于地面1.5m,以保证场地干燥和清洁;交通必须方便,要相对地靠近公路、铁路或码头,但不能设在交通主干道上;应有良好的自然光照和通风条件,建筑物选择合理的朝向,以朝南或朝东南为佳;地势干燥、平坦,具有一定的斜度,以便车辆运输和污水的排放。
应避免附近厂矿企业或企业生产车间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灰尘污染肉品,场区周围应水源充足,并保持清洁卫生,不得建在有碍肉类卫生的区域。要尊重民族习惯,宰猪、宰牛与宰羊应分场设立。
企业地理位置应选择高于周围的标高,以便企业内污水顺利排放,企业外污水不致倒流人厂区。特别是雨季,应考虑预防暴雨等自然危害,水果冷库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企业地理位置的标髙应高于当地历史最髙洪水位,主厂房及仓库的标高更应髙出当地历史最髙洪水位。
厂区自然排水坡度宜在0.4%?0.8%之间。
企业地理位置的选择必须符合工业布局,符合所在地区城市规划的要求,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建设前期工作的规定进行。企业地理位置的选择应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设在当地的规划区内,适应当地远近期规划的统一布局,尽量不占或少占良田,做到节约用地。所需土地可按基建要求分期分批征用。企业地理位置的选择要充分利用当地的有利条件,避开或克服不利条件。充分利用当地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符合国家现行土地管理、环境保护、水土保持等法规规定。尽量远离风景游览区和自然保护区,不污染水源,有利于“三废”处理,符合环境保护法规的要求。
企业的饲养车间、加工车间、分割车间以及污水处理场所都有难以避免的异味,如食品生产企业不应建在城市中心地带,应在与居民区有明显的卫生间隔500-1000m的地方,设在城市的市郊为宜,且应按规定避免对城市水源及居住区的污染。而且根据环保部门要求,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污水必须依法处理后才能排放,选择厂址时注意厂外污水排放的设施,距离不宜过远。加工场所附近应有粪便和胃肠内容物发酵处理的场地,未经处理的粪便不得运出厂外作肥料。选择地势较高、干燥的地方,并在城市(含县城)、乡镇所在地常年主导风的下方,还应远离水源保护区和饮水取水口,远离居民住宅区、风景旅游点、公共场所以及畜禽饲养场。
建厂地区的水资源状况(水质、水量、水价)直接影响工厂建成后的生产经营,水资源状况包括:地下水(深水井)、泉水(有压力)、地表水(江河、水库)、城市自来水的水源状况。了解相应的蓄水量、水量供应量、水价以及有关供应协议、取水点、水质情况(分析报告)等。食品工厂生产耗水量大,为减少水的输送成本,工厂应有足够的水资源供给。
企业应位于不受洪水、潮水或内涝威胁的地带,地下水位宜低于地下室和冷库的基础深度,地下水对建筑基础无侵蚀作用。食品生产企业生产水质要求高,原水质量决定制水效率的高低,能耗大小,设备的繁简,管理维护的难易和产品的成本高低。
本文转载自
水果冷库www.iceage-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