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安装注意事项管
(1)管道在安装前,必须清除管内泥沙、铁锈、焊渣、氧化皮等脏物,并保持千燥。管(2)管路的布置应符合制冷工艺流程的要求,并应考虑到施工安装及运行管理的方便。
管道的布置应不妨碍压缩机及其他设备的运行和操作管理,不妨碍设备的检修以及门窗的开启。
(3)管道与墙面、天花板以及管道与管道之间应有合适的距离,以便安装隔热层、管道吊架和支架。在同一个立面上,如果既有低温管道又有高温管道,则高温管道应布置在低温管道上方,并保持适当距离。
(4)管道穿过墙壁或天花板时应装上套管,以便管道因温度变化时有伸缩的余地。对于低温管道,还应考虑留有足够厚度的保温层位置。
(5)压缩机的吸、排气接管都应有一定的坡度。为了防止压缩机停车后管道内的制冷剂蒸气凝结成的液体和润滑油倒流入压缩机,造成第二次启动时的液击现象,排气管的水平管段应有0.01 mm的坡度,且倾向制冷剂的流动方向。对于水平段吸气管段,氨压缩机应管有0.,01-0. 03 mm的坡度,倾向低压循环桶(或气液分离器)。颌利昂压缩机则应有0.,010.,02 mm倾向压缩机的坡度,以利于回油。
(6)当冷凝器布置在压缩机上方,且它们的高度差大于2.5 m时,排气管的上升管下端应设,”U”形积液弯头。
(7)对于多台压缩机并联的制冷系统,应设均压管和均油管,保证润滑油均匀地返回每台压缩机。
(8)当蒸发器布置在压缩机上方时,蒸发器出口处立管应设”U”形弯头,如图1-54,(b)和图1-54(C)所示。当多台蒸发器并联而总回气管又在蒸发器之上时,蒸发器回气管应采用如图1-54(d)所示的结构。对设在能量调节装置的颌利昂压缩机回气管,为适应压缩机输气量发生变化时,既不影响竖管中垂直向上的气流速度,又不会使管道中压降过大,可采用双吸气竖管的结构,如图1-54(e)所示。通常两根竖管的有效截面积之和等于或稍大于单根竖管的有效截面积。在两根竖管间用一个集油弯管连接。当制冷系统处于低负荷运行时,气流流速较低,因而润滑油逐渐积聚,形成油封,制冷剂蒸气只能从a管上升,气流流速增加,将润滑油带回压缩机。如制冷机负荷增加时,气流速度增大,破坏油封,使制冷剂从a与b管同时上升流向压缩机,而不致气流速度过大,导致压力损失过大。当多台蒸发器并联使用时,为了不因某一个或数个蒸发器的负荷变化而影响到其他蒸发器的正常工作,可采用如图1-54(f)所示的连接方法。
(9)从冷凝器(或储液器)至节流阀之间的输液管道,应尽最减少流动阻力和上升高度,以避免因闪发现象而影响节流机构的正常工作及均匀供液。
(10)对于不设回热器的颌利昂系统,压缩机的吸气管与蒸发器的供液管可紧贴在一起安装,以提高系统的制冷能力。
(11)为了防止吸气管道和排气管道在制冷机工作时的振动,需设置一定数最的支架或吊架。在钢制的支架或吊架上安装吸气管道时,冷库安装应安置经过防腐处理的木垫块,防止产生“冷桥,”现象。管道很长时,应设有膨胀节或软接管,以适应热胀冷缩的现。许装在吸气管的积液处,否则将不能正确地反映过热度,从而使节流阀误动作。热力膨胀阀中的毛细管位置应高于感温包,以保证感温包内汽化为蒸气的感温剂能在毛细管内顺利流动。
(12)节流机构应尽量靠近蒸发器,以减少冷损。如采用热力膨胀阀,则其感温包不允(13)管道高空敷设时,应尽可能沿墙、柱、梁布置,装在过道上方的管道,其安装高度由室内地坪至管道不应低于2m。如在室外架空敷设,管道能过行车道路时,管道与地面之间的净距应取4,-4.5 m。如果在地面以下敷设管道,必须注意地沟的防水问题,要有防水措施,并用活动盖板覆盖。
(14)在安装前要检查设备及管道中的阀门,必要时应拆卸清洗,并重新进行气密性试验。安装时,阀体不允许朝下,而且流体应从阀底的一端进入阀体。
(15)所有测最温度、压力、流最等仪表,均应安装在光亮、清洁、千燥、便于观察和操作的地方。安装前须经过检查、校正,以保证其灵敏度和准确性。
本文转载自宁波艾思吉制冷工程有限公司
冷库安装www.iceage-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