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制冷技术课程教育中,要取得杰出的教育效果,应正确处理好根本理论教育和根本技术教育的联系,掌握好理论知识与实践技术的切合点,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双基”教育偏重。
[关键词]制冷技术“双基”教育根本理论根本技术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0450-9889(C).2011.08.046
跟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大众日子水平的不断进步,制冷设备的运用几乎遍及出产、日子的各个方面。为此,需求培育一大批管理、操作、修理人员。为习惯社会发展的需求,许多高职院校都增设了制冷专业课的教育。制冷技术是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培育方针是熟悉并掌握根本的制冷技术原理和制冷修理技术,具有一定的小家电修理能力,具有初、中级资历的制冷设备修理工。作为是一门理论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专业课,制冷技术在教育实践中应充沛利用现代教育手法,使根本技术教育与根本理论教育有机结合,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琐细的实践技巧综合为系统掌握本学科的办法与技术。近年来,因为国家教育改革,职业技术教育的生源整体素质呈现下滑趋势,加大了教育难度,那么怎么改进教育,以培育出优异的制冷专业技术人才?笔者通过多年的教育实践,结合教育学理论及职业技术教育学生的特点,总结经验教训,就制冷教育的办法做出探讨,以为在制冷教育中应重视“双基”教育,它包括:
一、根本理论的教育
根本理论的教育总是以课堂教育的形式来完结,可以说,课堂教育是教育活动的中心环节和根本形式,其效果直接联系到教育质量的凹凸。尽管职业技术教育重在进步学生的技术水平,不寻求知识系统的完备性,可是因为制冷技术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专业理论性强,因而学生若不掌握相应的根底理论知识,则无法进步技术。笔者以为,根本理论的教育应留意以下两方面:
(一)理论联系实践
1.理论教育有必要契合学生的实践。现在,职业学校在招生时不能从高分数段录取重生,因而,一般来说,和普高生相比职校生文化根底不扎实,学习办法、学习动力、学习习气也存在一些问题,过深、过难的理论教育容易加剧职校生的学习负担,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因而,在教育内容的选取上不能一味强调理论的完整性,而应根据专业需求以“够用”为原则。公式的推导不必寻求数学推导的严密性,应针对不同需求进行简化或直接给出成果,逃避艰深理论的论说和复杂公式的推导。应重视讲清理论对实践的辅导效果,让学生学懂,学会运用,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理论教育有必要习惯社会发展的需求。当前,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制冷技术也呈现了一日千里的变化。当代制冷专业技术工的就业范围已不再局限于小家电出产修理,更多的是定位于建筑工程中的暖通空调部分安装保护及汽车空调维护方面,这些都已远远超出原有教育大纲的要求。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习惯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师应精通专业根本知识,对教材做到懂、透、化,并在此根底上精选教材,加强教育的预见性和计划性,适当调整章节次序,更新教育知识点,在职业教育中及时充沛教材内容。这样才能使教育内容习惯社会发展的需求。
(二)充沛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法
学生对于事物总是先有感性知道,然后才上升到理性知道。教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应尽可能遵从知道的这个规则,只要这样,学生对知识才能易于了解,结实掌握。在具体教育中,教师可向学生展示什物、模型、挂图或充沛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法,使学生在感性知道的根底上深化对教材中理论原理的知道,或者用取得的感性知道去验证已学过的理论知识。
传统的教育手法,主要以黑板、粉笔以及简单的原始工具为主,已难以满足现代化教育的要求。21世纪是科学技术不断立异的时代,现代化的教育手法将会为教育立异供给杰出的条件。教师除运用传统手法外,还有必要学会在教育过程中穿插运用投影、幻灯、录像等辅助教育手法,充沛创造出一个图文并茂、绘声绘色、生动逼真的教育环境,有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使乐学落到实处。例如,在蒸汽紧缩式制冷循环过程作业原理这一节里,教师只需求利用一个多媒体课件,就能让学生很好地了解和掌握制冷“四大部件”紧缩机、冷凝器、节流阀和蒸发器的效果及制冷剂在循环中的状态变化情况。
二、根本技术的教育
制冷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要掌握它就必需加强根本技术的教育。因而,根本技术的教育在整个课程中的位置和效果就显得非常重要。
根本技术的教育是教师有计划、有意图、有组织且采用一定的教育办法和手法,通过创造性的劳作,将教材设备器材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学习者施加影响的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技术教育环节有别于理论课的教育环节。相同技术教育法也有别于根本理论的教育法。在根本技术教育中应留意,上技术课不只是让学生着手操作而已,教师应真实把学生作为“主体”来对待,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在学生这一主体积极参与的条件下,重视发挥教师的主导效果,使根本技术教育的整个过程一直在教师的辅导操控下进行,到达进步学生技术、培育学生学习爱好的意图。笔者以为主要应做好三方面的作业:
(一)技术演示
技术演示是进步试验质量、使学生形成正确技术的关键,是培育学生技术和学习爱好的根底和条件。其一,教师的示范动作要到位。在讲解动作的称号和效果时,应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技术概念。在学生有了开始的动作技术的感性知道的根底上,教师应因势利导,捉住动作要领,较慢地给学生演示一至两遍,以强化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知道和掌握。例如,冷库安装在正确运用割管器这一实习操作中,首要示范调理旋钮可使切轮上下移动,其次切轮的刀口要笔直压向铜管,不能倾斜或侧向,再者一次进刀不能太深,要多旋转,少进刀,否则会呈现内凹的收口状而割坏管口。其二,教师的演示办法要到位。在试验教育中,不论是根本操作课题,还是独立操作课题,都有一套科学严谨的操作程序和过程。教师有必要按操作过程,有条有理地慢慢地演示给学生,使其不只掌握动作要领,还要掌握操作程序和操作办法,以期到达形成娴熟技术之意图。
(二)辅导试验
当学生在各自的工位上操作练习时,教师应做到及时走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尤其是工位不能满足全部学生需求时,教师应采取模块小组的教育法,将学生分为两组或三组,分别试验不同的课题,这就更需求教师不停地巡回辅导。每到一个工位,教师应细致调查学生操作动作有无不规则之处,操作过程与办法有无不当之处,操作规程有无不宜之处,发现一处纠正一处。否则,就会使学生错上加错。作为一名辅导教师应做到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一旦发现学生操作中呈现的问题,教师就应讲清道理,并辅之以动作示范。尤其对差生更要诲人不倦地讲解演示,再讲解再演示,手把手地教,直到学会为止。当学生操作呈现错误时,应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三)课题总结
课题总结的主要任务是查看试验意图的执行情况,剖析学生操作技术的形成过程及存在问题的原因。总结成果,发扬光大;找出缺乏,提出要求;鼓舞鞭笞,以厉再战。试验意图是否到达,应根据本课题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来衡量。具体地说,有必要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技术操作水平,并实践调查和记载每个学生的操作成果及缺乏,真实做到了如指掌,胸有成竹。及时发现学生在哪些方面到达了技术方针的要求,哪些方面还未到达,逐个记载在案。这也是为下一步的分析积累第一手名贵资料。评讲时要捉住学生的心理特点,以表彰为主批评为辅。长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到达试验意图时给予大力表彰,根本到达意图时给予鞭笞,未到达试验意图时给予鼓舞,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看到成功的曙光,产生成功的希望。,继而促进学生努力学习的希望,使学出产生巨大的内驱力。
当然,制冷专业课的教育办法还有许多,并且根本理论教育与根本技术教育不是独立存在的,应掌握好理论知识与试验技术的切合点,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一体化教育来激活教育主体——学生,使教育既具有针对性,又契合职校生的认知结构,从而使学生学有兴致,学有所获。
(责编何田田)
本文转载自
冷库安装www.iceage-china.com